廣東粥
廣東人(潮汕地區人士除外)煮粥一向都愛把米開花(煮爛)水米交融,使粥變得綿滑,部
分人會在白粥中加入適量去殼去芯的白果(銀杏),以增加清香口感,亦容易消化。
廣東粥有時不加配料,稱為「白粥」(俗稱米皇),或只加少量陳皮、白果(銀杏)及腐竹
伴煮,吃時以幼鹽佐食;亦有配以乾瑤柱絲的瑤柱白粥,以增添香味。白粥配油條是廣東常
見的早餐。
廣東粥還有其獨特的生滾粥做法,就是在大粥窩裏搯出少量粥到小窩內特別加熱翻滾後,加
入新鮮的肉類、海鮮、動物内臟等煮至緊緊熟(剛熟)以保持其鮮嫩香滑。下述的鯇魚(草
魚)片粥、魚雲(鱅魚頭)粥、水蟹粥和及第粥等都是馳名的廣東生滾粥.
潮州粥
蠔仔糜潮汕及福建人的粥稱為「糜」(潮语拼音:muên5;国际音标:[mũẽ˥]),大概水滾加米後
十分鈡左右,米粒剛煮得爆開後,要馬上收火,蓋上蓋子侷五分鐘,所謂白心米粥是也。其
貌似湯泡飯,粥身較稀,水量比廣東粥多,吃時佐以乾花生、菜脯或梅菜;潮洲喜以海鮮加
到粥裏煮海鮮粥作早飯或夜宵。也有一味蠔仔糜,在粥內放入新鮮蠔仔,味帶鮮腥,常以芫
荽和胡椒辟腥。傳統上,潮洲人會直接提起粥碗,以口啜喝熱氣騰騰的粥水。
福建粥
粥在福建稱為「糜」,水量比廣東粥少,如日本粥一樣濃,甚至可以單以筷子食用。福建白
粥材料只有白米和清水,著重米香和外觀,與廣東粥相反,不能把米煮爛,不能過分攪拌以
免破壞米粒的形狀,由於水量少,必須長時間監察爐火,輕輕攪拌以免燒焦,吃時佐以菜
脯、炒花生、肉鬆、小魚乾、煎雞蛋或蚵仔煎等等。福建鹹粥就是加入了其他材料的粥,粥
身比福建白粥稀,但還是比廣東粥較濃,材料隨個人喜好,例如香菇、魚和瘦肉等等,通常
會用醬油調味,因此稱為「鹹糜」,顏色多為淡棕色,吃時加上蔥花,佐以菜脯和炸花生,
鹹糜容易食用,特別受兒童和老人歡迎。
台灣多數人口是由福建移民而來,故福建粥在台灣是相當普遍的早點,吃法與福建省類似,
除了直接吃外還會搭配蘿蔔乾、肉鬆、醬瓜、麵筋、花生、鹹蛋、魩仔魚、豆棗等東西.
江南粥
江蘇、上海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濃稠的白粥,一般不加高湯、澆頭等。有時加入白糖煮
制,稱爲“糖粥”或“甜粥”。 相傳范仲淹早年求學時,食用冷卻後結成凍狀的厚粥,這樣
比較便於等量切割及攜帶。江南人民至今還這樣操作。
錢塘江以北地區(“浙西”,包括蘇南、皖南、上海)用剩飯(吳語叫“飯糍”)煮成的稀
飯,稱爲“泡飯”或“水泡飯”,有獨特焦香,是這些地區通常的早餐主食。江南人不把這
種食品歸入“粥”的範疇,但在北方有時混淆。浙東地區(舊紹興、寧波兩府)民俗早餐不
吃“泡飯”,只吃現煮的米飯或粥。
枣庄粥
在山东枣庄一带,用大米、小米等煮成的粥被称为稀饭,而“粥”专指当地特有的用大豆和
小米做成的糊状早餐食物。大致做法是:大豆和小米浸泡数小时,然后用机器或石磨磨成
浆,加水烧开后即成。
Source: wikipedia
沈老爷和沈夫人都是爱粥之人。经常吃的都是
潮州粥 和 廣東粥 。
要煮一碗好吃的粥 ,可真是不容易。煮不好就会烧焦。
真是没想到原来,
有这麽多不同籍贯/国家的人吃的不同种类的粥。
真有趣,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